《设计》专访|周红石:“省长杯”促进了产业界对设计创新价值的认知

来源:设计杂志微信公众平台  时间:2021-06-18


 

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


紧紧围绕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强核、立柱、强 链、优化布局、品质、培土),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十 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重点工作,突出赛事活动主题,切实为推动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服务。


【作品征集方向及分类(2020)】

本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设产品设计组、概念设计组和产业设计组三个组别。


产品设计组:面向已量产和已开发产品,分为8个类别,即:新一代信息技术类、绿色石化 及节能环保类、汽车制造及海工装备船舶类、智能装备类(包括人工智能及机 器人)、泛家居类(包括家电、家具制造、厨卫等)、纺织服装类、CMF类 (色彩、材料与工艺)、综合类(上述7个类别之外的其他行业,如生物医 药、食品饮料、金属制品等)。


概念设计组:面向未量产、未投入市场的概念设计作品,分为8个类别,即:新一代信息技术 类、绿色石化及节能环保类、汽车制造及海工装备船舶类、智能装备类(包括 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泛家居类(包括家电、家具制造、厨卫等)、纺织服装 类、CMF类(色彩、材料与工艺)、综合类(上述7个类别之外的其他行业, 如生物医药、食品饮料、金属制品等)。


产业设计组:以产业创新和产业提升为目标,以设计思维驱动体验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 式创新,重点征集能够体现“设计前置、技术协同、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产业 模式系统解决方案、新型生产服务业模式以及设计基础研究项目。

所有参赛作品原则上须是2018年7月1日后完成的原创作品,且具有完全的知识产权和较强的可产业化特质。


【大赛赛制】

大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其中,产业设计组由于参赛作品数量有限,仅分为初赛、决赛两个阶段。


初赛:各赛区参赛作品分产品设计组、概念设计组和产业设计组等三个组 别进行评审。其中产品设计组、概念设计组按照参赛作品10%的数量推荐参加复赛,产业设计组按照参赛作品10%的数量推荐直接参加决赛。


复赛:对产品设计组、概念设计组参赛作品,按照新一代信息技术类、绿色石化及节 能环保类、汽车制造及海工装备船舶类、智能装备类、泛家居类、纺织服装 类、CMF类、综合类8个类别,分别设立专项赛。产品设计组、概念设计组各按 20%的比例评出优秀作品参加决赛。


决赛:分产品设计组、概念设计组和产业设计组三个组别进行。


【大赛形式】

全省设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佛山、韶关、梅州、惠州、东莞、中山、江门、湛江、清远、潮州(根据各地市开设分赛区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和省直赛区15个分赛区。省直赛区面向省直、省外(含港澳台地区)、国外以及未设分赛区的市。赛事的组织形式既可与现有赛事结合,也可单独组织。



周红石,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常务副会长,高级工业设计师,兼任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副理事长、广东省教育厅工业设计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等职。2008年起专职协会工作,期间主持或参与主持、策划了广东省工业设计各类省级赛事、评比、展览、会议、论坛、出版、研究等活动,参与广东省产业研究、工业设计发展规划、工业设计职业资格(专业技术人员)评定试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设计公益扶贫等工作。兼职担任省内外部门、地方以及企业、院校顾问、专家或教师。


《设计》:请介绍下“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



周红石:“省长杯”是广东省最高级别的工业设计奖项,也是全国各省市最早设立、目前规模最大的省级工业设计赛事之一。“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脱胎于1999年广东省设立的“广东省优良工业设计奖”,2008年为呼应广东省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的有关工作,正式更名为广东省“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由原来只针对量产产品调整为设立“产品设计组”和“概念设计组”两个组别。“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作为广东省工业设计成果的评价,与企业设计创新能力评价和工业设计人才评价,并称为广东推动工业设计发展的三大体系。


大赛每两年举办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10届。2016年起,大赛增设“产业设计组”组别,主要针对设计驱动的商业模式、设计思维引领的产业规划或设计园区规划、工业设计平台或基础研究项目等。“省长杯”大赛由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科技、教育、人社、财政、宣传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十余个省级政府部门,联合组成大赛组委会;由条件许可的地级市设立分赛区开展初赛遴选,在广东省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设立专项赛的复赛遴选机制,层层选拔,最终决赛评出3个组别的钻石奖、金奖、银奖、铜奖和优秀奖5个级别的奖项。前4个奖级设奖金和荣誉,同时在大赛中较高荣誉的获得者还将按条件被授予五一劳动奖章、青年五四奖章、三八红旗手称号,产品组前十名的主创人员获得年度全省十大工业设计师称号,概念组前十名主创人员获得年度全省十大新锐设计师称号。由于组织体系的不断完善,大赛每届征集的参赛作品均在两万件以上,近两届均超过三万件。包括珠海、汕头、佛山、江门等地市为呼应全省赛事,在省赛赛区的基础上还配套举办当地“市长杯”工业设计赛事。


广东“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的成长,见证了广东工业设计的发展足迹。赛事的组织、发动、宣传、展示和评奖,成为政府推动工业设计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联动,省、地之间的协同,凝聚了各级政府推动设计发展的共识,促进了产业界对设计创新价值的认知,提升了设计界工业设计的水平,因此,在全省、全社会营造了极强的口碑,在专业界树立了较高的权威性。我们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有幸参与了大赛创立的全过程,并联合企业界、专业界一道,在奖项定位、赛制建立、流程管理、标准制定、组织发动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省长杯”前身广东优良工业设计奖的展示现场


“省长杯”大赛的评审现场


《设计》:“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设立的契机和初衷是怎样的?



周红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从“三来一补”到自主品牌,广东的制造业,尤其是消费品制造业的迅速崛起,为工业设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同时工业设计又能在这个过程中释放自己的能量。早期设立“优良工业设计奖”,既有借鉴当时国内热门设立的“产品质量奖”,也有借鉴日本G-Mark优良设计奖的成分,旨在表彰和鼓励工业设计在产业界的运用,这要感谢早期在协会兼职工作的专家学者们的大胆建言,更要感谢政府主管部门高瞻远瞩——坚信未来工业设计能在广东制造业的发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2008年恰逢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广东外向型的经济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在此之前,时任诺基亚总裁、广东省政府外籍经济发展顾问彭培佳在其咨询报告中建议广东省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作为面对全球化竞争的手段之一,协会受命协助主管部门拟定关于采纳顾问建议的工作方案,其中即涉及将原有的优良工业设计奖升格为以行政首长命名的“省长杯”工业设计奖。2010年,“省长杯”迎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时任省委书记汪洋在多个场合要求办好工业设计大赛,要重奖设计师。至此,“省长杯”不论赛事定位还是赛事体系,不论重视程度还是资金支持,不论组织规模还是奖励力度,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省长杯”大赛的答辩现场


“省长杯”大赛的评审现场


《设计》:在国内外众多设计大赛及奖项中,“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的特色是什么?



周红石:我认为最重要的特色是组织特色,它横向联结了与工业设计发展密切相关的各个政府职能部门,以及与广东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制造业不同领域,纵向与各地市主管部门乃至当地设计组织产生互动,触角一直延伸至区镇一级乃至产业集群和企业,从而形成了一个大赛的组织系统;第二个特色是面向产业。我记得刚刚更名的第一届赛事的主题就是“面向现代产业的设计”,2020年第十届大赛的主题是“设计赋能产业”,在广东这片制造业的沃土之上,旗帜鲜明地提出设计为产业服务的大赛理念,我想这就是“省长杯”有别于国内外众多设计赛事或奖项的鲜明特色;第三个特色我想谈谈评价方式。我们把“省长杯”作品的评价归结为“设计主题”、“设计过程”、“设计结果”和“设计价值”四个方面。其他三方面比较好理解,而“省长杯”坚持认为好的结果一定来源于科学、严谨的研究过程,在“省长杯”现有的三个竞赛组别当中,尽管权重不一,但过程评价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这一点在概念设计作品和产业设计作品的评价当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评审现场,评委在体验参赛的汽车设计作品


《设计》:“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设计赋能产业”的口号是如何具体体现的?



周红石:“设计赋能产业”,不仅仅是口号,它是赛事的主题。“省长杯”希望通过大赛遴选出的所有优秀设计作品,产业转化乃至商业转化的程度或可能性是极其重要的特点。工业设计发展依托于良好的产业生态,工业设计的价值不完全体现在工业设计本身,更大价值体现在产业化、商业化的过程当中。工业设计不是灵感乍现的创意,更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创作,“省长杯”希望参赛作品能够通过服务产业发展来创造价值,这本身也是广东工业设计长足发展,“省长杯”被广泛认可的根本原因。从赛事组织的角度,每届“省长杯”评奖结束后都不遗余力地组织产业对接活动,举行大赛成果“走进产业集群“活动,未来希望产业化的促进工作能与政策性扶持相衔接,以此系统化推进设计成果的转化。


国内外嘉宾在“省长杯”大赛作品展的开幕式上


《设计》:纵观历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参评作品和获奖作品呈现怎样的特点和趋势?



周红石:早期参赛作品以家用电器为主,有少量的电子信息产品、玩具和日用品。近年参赛的产品类别大大扩展了,包括家具、服装,交通工具、医疗、装备、文创、软件,以及“省长杯”首创的产业设计项目等。类别越来越丰富,水平也提升得很快。智能化、信息化,注重用户体验、契合社会和生活快速变化趋势、产业之间彼此融合,应该能够通过参赛作品明显地体现出来。


获奖作品方面,体量大、影响力强的产品近年相对占有优势,例如广汽的概念车设计几乎成为近几届的获大奖的“专业户”,又比如最新一届迈瑞的医疗设备,因为疫情的原因而特别受到关注。2020年第十届大赛,有件获奖作品令我印象极其深刻,家庭中常见的衣柜整合了空调、除湿、新风、去味、灯光等一系列功能,打破了家具与卧室必备家电的产业界线,为用户提供了卧室整合式解决方案,我认为这是通过设计体现出来的产业的发展趋势。“小产品、大智慧”的设计目前貌似比较“吃亏”,但我认为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未来各个层面的心态放平和了,会回归到更专业、更理性设计评价上来。


“省长杯”大赛作品展览现场


《设计》:从征集到颁奖,整个流程中哪个阶段最有趣或最具挑战性?



周红石:刚才介绍了“省长杯”作品征集的体系,本来这些过程应该是由体系去完成,但对于工业设计尤其是优秀的工业设计,在我们这个组织体系里面涉及各级主管部门,甚至申报企业本身,大家的认知程度并不一定很高,这就需要我们各级专业协会发挥各自的价值,去充分挖掘淹没在大量产品中的、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设计。由于“省长杯”两年举办一次,这项工作甚至可以做在大赛举办的前一年,也就是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当中要做有心人,接触到有潜力的作品,就去鼓励企业或设计师届时参与大赛去争取荣誉。


从我们协会的角度,这项工作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自觉。从我个人的角度,最有挑战的是在赛事的一头一尾:前期的方案策划既要考虑赛事创新的亮点,又要考虑作为赛事品牌的延续性,要兼顾政府、产业、设计、高校、专家等所有参与者的诉求,更要考量赛事本身对广东工业设计未来发展的价值;后期的结果出来,在一段时间内我们都要承受这样的压力:那些获得大奖的作品,最终产业化情况如何?是否能够获得市场或消费者的认可?专业界和全国的同行怎么看待结果的专业性?


参与评审的部分评委在生态设计小镇评审场地的合影


《设计》:作为资深设计赛事评委,您认为设计大赛及大奖对中国设计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周红石:广东是中国的设计大省,“省长杯”又是广东工业设计面向全国工业设计同行的一张名片。“省长杯”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领导部门和兄弟省市同行的大力支持。对中国设计发展的影响,我想应该由大家来评判。但是,我们很高兴接待了不少省份的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来广东和我们探讨省级工业设计大赛如何打造,也很高兴看到其他省份举办类似“省长杯”这样的工业设计赛事。通过赛事,工业设计的价值被产业界、被全社会广泛认可,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中国工业设计的未来。


大赛根据广东重点发展的产业设置专项赛,图为2020年泛家居专项赛的颁奖现场


《设计》:请您从大奖主办方的角度给青年设计师和学子一些建议。



周红石:首先澄清一下,大赛的主办方是广东省的政府主管部门,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从它创立起一直参与其中,我本人只是从2008年开始参与了大赛的策划、组织、评审以及赛制研究等工作。十多年来,除了“省长杯”,我也参加过不少国内外奖项或大赛的评审,对于青年设计师和学子,我高度赞同他们多参与设计奖项和设计大赛。获奖与否以及获什么样的奖项并不是最重要的,要通过大赛了解同行们在想什么、做什么,获奖作品获得主办方和评委们青睐的原因在哪里?多一些这样的思考,找一些自己的差距,寻一些未来的方向,可能比单纯获奖更有收获。所有参赛者都是奔着获奖而去,但奖项的数量又极其有限,因此还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自己的设计作品获得市场认可,被用户高度评价,就是对设计师的最高奖励。


在大赛作品展览上,省领导听取大赛有关情况的介绍


在大赛作品展览上,设计师现场向省领导介绍参赛作品的设计


配合历届“省长杯”大赛的获奖作品展,广东省配套举行广东设计周,举行系列展览、论坛、会议、成果对接以及走进产业集群活动。图为第八届大赛征集的优秀论文由出版社结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