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杂志|王晓予:实证解读设计学新文科建设

来源:设计杂志微信公众平台  时间:2021-09-19


王晓予,无党派人士,博士、三级教授、海归。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秘书长,河南省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党外高级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建言献策专家,郑州大学设计类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负责人,郑州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郑州大学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河南省省政府认定的省级优秀教师,河南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设计专业首位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河南省美术学、设计学博士联谊会副秘书长,河南欧美同学会留英分会理事,郑州大学十大师德标兵。研究方向是视觉传达、策展及展示设计、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民间工艺美术创意开发应用研究。


2019年年初教育部正式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版。目的就是“通过大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动形成覆盖全部学科门类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专业集群。”这是“新文科”概念的第一次提出。而事实上,中国设计学科的广大从业者本着教育的责任与担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早已经自觉主动践行新文科发展理念,并且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

2020年10月上旬,在教育部设计教指委召开的首期艺术设计大讲堂线上会议中,来自7所学校的专家委员们就“新文科建设语境下的设计学科建设”展开充分交流,分享经验,在全国设计学科产生极大反响。以清华美院、央美、中国美院、武汉理工等高校设计学科为领头羊的新文科建设取得的成绩足以让大家看到教育部启动这个计划的及时性、必要性、重要性。这些学校站在人类生存发展的角度,在全球语境下,在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安全战略层面实施新文科建设实践,意义非同一般。

为顶级高校设计学科在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感到自豪的同时,我也在思考那些占居了全国设计学科绝对数量的众多省属市属高校应该怎么做。没有地域优势、没有师资与生源优势,没有学校的平台优势,甚至连基本的硬件条件都不甚理想的众多设计专业教学组织,他们应该怎样实施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提升工作呢?幸运的是,在这几年的教指委工作中我接触到大量的基层学校,确实有一些学校在这方面做出了勇敢尝试,并且取得显著成效。作为一个教指委委员,我有责任把这些经验介绍给全国的设计专业从业者,希望能对中国的设计学科建设有所帮助。

我介绍的第一个实证来自一所在研究生招生中被“划分”为B类,也就是二类偏远地区的、综合性师范院校的设计专业。

这是一个办学历史近七十年,从工艺美术转型过来的老牌视觉传达专业,他们并没有固守自己习惯的传统视传教学模式,而是站在服务地方区域文化发展和产业转型的角度主动担当,强烈求变,从主观上愿意走出舒适圈,主动承受变革的阵痛。其实即便他们不这样做,也没有人会指责他们,反倒是因为初期诸多看似荒唐、特立独行、反常规的做法而不被理解。在还没有提倡“学科交叉”,更没有所谓“新文科”概念的那些年,他们在偏远一偶坚定信念,起步之艰难可想而知。如今这所学校的视觉传达专业已经成为所在地区各级各部门党政机构及领导心目中无所不能的存在,早已度过很多学校设计专业要去跟其他学科或者政府部门主动联络、宣讲设计功能、求项目、求合作的阶段,只要在学校等着就有无数机会找上门。专业边界越来越模糊,能干的项目越来越多,学科影响也越来越大。当然,对区域发展的贡献也越来越显著,人才培养做得越来越实,真正实现专业、学生和社会的多赢局面。

一、示范建设求认同,争取最好的教育资源

地域短板是很多学校都面临的困境,比如教学资源缺乏,信息渠道不畅,缺乏社会项目等,他们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坦然接受现实,想方设法一个一个解决。

针对实践教学资源缺乏,教学环境简陋,缺乏工作室实践,所在城市缺少专业设计公司和专业市场环境等现实,他们不可能指望学校主动拨付资金建设办学空间,只能自己想办法改造现有教学空间。没有资金怎么办?那就出去找钱、找资源。第一笔钱就是院长带着班子成员发动全院老师“化缘”来的。他们到各大城市联络校友,向他们介绍学院的发展愿景与现时的资金困难,三万五万不嫌多,一百二百不嫌少,终于筹来300万元改造公共空间,40多位老师自筹资金200万,自费改造自己的教室,用60天的时间将学院公共空间和一期工程42间工作室改造完毕,改造后的学院终于有了点儿设计学院的样子。然后动员在校外开设公司的老师们把公司搬回学院,同时也把设计业务带回学院,在学院直接教授学生完成社会实践项目。学院动员教师、学生、校友捐资改造教室的行为引发了所在地方的事件营销,吸引了所在城市政府和各高校的多方关注。因为改造效果好,各级领导相继到学院参观指导,于是就架起了学院跟政府和学校顶层领导直接对话的桥梁。

二、区域服务求发展、搭建广域的科研平台

学院认真分析区域文化传承需求、科技创新需求和经济发展需求,主动提出愿意服务学校重点学科建设,从而提升自身设计学科发展的意愿,接下来就有了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打通学科界限,整合学校相关学科资源,一起为地方政府服务,完成实践项目的机会。

项目从校内做到校外,继而为所在城市和区域的文化传承及产业转型做服务。服务做得越来越好,刷足了设计学科在地方政府眼中的存在感。不仅在学校的重要性日渐凸显,而且还获得许多部门,较高额度的纵向项目支持以及社会横向项目的引入,设计学科在地方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学院分田到户,把所有空间改造成工作室,短短两年时间,学院50多位老师都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工作空间。老师们自愿出钱出力完善工作室,以工作室为家,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对接区域发展需求。在一个全国100城市GDP排名位列近80位的经济落后城市,设计学院因为服务地方政府而获得的各类立项资金2000多万元,同时为上市企业完成数项高显示度项目。学院还积极参与社会扶贫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设计学科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得以彰显。高校办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因为老师和学生们做的项目越来越实,实现了真题真做的实践教学,因此人才培养成效也越来越突出。

三、专业知识扩边界、营造自主的学习环境

 设计学院确定了契合区域社会需求的办学理念。以“视觉传达+”拓展专业外延,培养学生掌握视觉形象系统设计、信息与交互设计、数字营销传播、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等领域的知识与技能,成为区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传承者、视觉语言与信息融合的探索者、文化创意产业的践行者。

学院以项目和任务为驱动,将56间工作室单元灵活组合,工作室和工作室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协同教学的链状教学模块,再融合多个链状教学模块,形成不同教师之间、不同专业之间相互赋能、资源共享的团队教学集群。在这里没有设计大师,只有互相成就、彼此依存的教学团队。

第二个实证来自一个高等教育水平远远低于省会水平的城市里一所省属本科高校的设计专业。

作为一所普通省属高校也没有实力跟本省那些985、211高校比拼,学校影响仅限于本市。但是设计专业并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被动等待借力学校,而是从自身做起,主动寻找专业发展机会。学院聚焦区域发展战略回应社会需求,积极促进设计学、人文历史学、管理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及传统非遗技艺等多学科的相互交叉合作,打通学科屏障。

首先,设计专业明确服务区域经济的专业定位,聚焦产业优势,增强新文科背景下的多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行业针对性,重点打造专业亮点、以点带面,进而带动整个服装专业整体水平稳步提升。

其次,针对这个专业增长点,专门构建适应该产业转型升级的行业专门人才特殊培养模式。大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在艺术类课程中增加工程技术能力的训练课程和管理学课程,培养行业切实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以市场和实践为导向,学生的课程作业直接在校内展示销售,并同步在线上销售,把市场评价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指标。并且开设传承经典、弘扬传统、坚定文化自信的相关课程,也就是所谓的“文化引领、艺工结合,艺商融合”。

除了跟大多数学校一样建立校外实践基地,还逆向思维把10余家企业研发中心请进校园,使企业的横向课题顺理成章地走进课堂,让企业主动把设计室搬进校园,实现专业教学与项目实施的完美结合。产学联动、多维推进,实施企业项目制和竞赛驱动制教学模式,打通了学生作品从课堂走上企业生产线并迅速上柜成为市场商品的人才培养通道。这就是学院推行的三品设计能力:作品、产品、商品。在校生设计作业被企业采纳超百,学生设计师身份得到行业公认,专业成就感爆棚,学习积极性大大提升。政府和各大企业主动要求赞助专业的各项活动,这也使得这个专业在社会上和行业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同时为行业内的若干家知名企业、品牌公司提供培训服务,办专班,订单式培养特需人才,既高显示度服务了区域产业发展,又稳定解决了毕业生就业问题。“政产学研用协同培养模式”使该学院服装设计中的某类设计独树一帜,成功站上专业制高点,不仅做到了全省第一,还因为依托城市强大的产业支撑成为全国第一,专业名气超过学院名气,学院名气超过学校名气。

金子虽小光芒不减,在设计教育严重同质化、教育模式单一的今天,回应社会需求、提炼专业特色已成为专业突围的重要途径。任何一个专业的发展都需要多个专业的协同支持,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有必要重新审视原有的设计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