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来源:  时间:2020-08-05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加快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推动工业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促进工业设计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实现“合肥制造”向“合肥智造”跃升,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坚持工业设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高制造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升级发展和创新型城市建设,打造“合肥制造”产业品牌和城市品牌。根据我市制造产业链上下游特点,整合优势科研、设计和教育资源,建立集市场开发、用户研究、服务设计、技术研究和加工制造等多位一体的动态产业链,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二、主要目标

力争到2023年,全市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水平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新增5家国家级、30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新增20个国家级、50个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力争工业创新设计服务业年收入达200亿元;创新设计服务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取得较大发展。


三、重点任务

(一)引导工业设计中心高质量建设。加强国家级、省级、市级工业设计中心、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交流合作,推动建立协作机制,提供开放式服务,解决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遇到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问题,推动形成设计、研发、实验、检测等全流程产品设计创新产业链。扶植专业化现代服务业设计企业。围绕产业链的延伸、提升、渗透、创新,关注解决重点行业领域的可持续设计问题,加强设计和服务能力建设,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骨干企业。建设“服务制造智慧云网”服务平台。支持工业设计资源数据库、成果展示库和快速模具手板打印中心、工程实验室等服务平台建设,打造集人才、赛事、培训等一体的大数据综合平台—“服务制造智慧云网”信息平台;支持企业、高校院所等各类主体加强服务制造基础研究和设计工具开发,鼓励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与生产企业、贸易商开展项目入股、利润分成、品牌共创等多种合作,支持设计公司建立自有产品品牌。

(二)推动工业设计高端化发展。鼓励企业购买个性化定制服务。支持企业围绕全产业链进行整合优化,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在线监控诊断、供应链管理等设计制造服务,购买专业服务公司的智能制造、工业设计、服务管理、科技服务等内容。鼓励制造企业将可外包的服务设计业务发包给专业机构,提升产品、服务管理水平,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和品牌建设。强化政策效果导向,加大对购买研发设计、其他技术服务、工业设计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打造合肥制造品牌活动。秉承“国际化、专业化、高端化”理念,开展工业设计周、工业设计赛事、十佳工业设计师评选、产业对接等活动。支持行业协会组织优秀产品参加国际、国内专业赛事,在细分领域打造全国性设计品牌活动。利用在合肥举办的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显示产业大会、新能源汽车展等活动展览展示工业设计成果。鼓励工业设计高峰论坛、新品发布的品牌化,不断扩大合肥制造影响力。

(三)提升传统优势行业设计水平。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升级。支持行业协会组织“设计服务专家行”活动,引导专业机构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制造企业,选择工业装备、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音视频产品、运动休闲产品、医疗健康产品等重点领域和产品,问诊把脉,提供精准高端服务设计,推进产品升级换代,打造名品、名牌、名城。提升区域特色集聚效应。鼓励各县(市)区、开发区依托特色产业集群强力推进工业设计,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发区引进国内外工业设计机构,在产业链各环节植入工业设计。试点建设创意设计小镇,推动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园区融合共建。推动“设计+品牌”“设计+科技”“设计+文化”“设计+资本”等商业模式和新业态发展,打造“设计+产业链”,提升区域特色产业水平,加强设计标准、规范、方法的研究推广,尽快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区域品牌。

(四)推动工业设计专业园区建设。推动中国(合肥)工业设计城提档升级。参照广东和杭州设计城经验,将中国(合肥)工业设计城打造成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增强园区吸引力。搭建设计产品空间展示区、新材料馆,积极引进整套色板、材质模板等关键工序的产业链,促进工业设计企业集聚发展。推动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设计园区落地建设。推动德国高校与合肥学院合作示范基地建设,谋划以创新设计、工业设计、文化创意设计为主题的培训业务,打造全国知名的设计教育培训品牌。依托省级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艺术品设计、动画设计等大学生创客平台,加快产学研成果转化。推动省级创意文化战新基地建设。以工业设计融合文化创意,加速提升广播影视基地、滨湖卓越城等一批项目的附加值,借助智能设计、交互设计、体验设计等工业设计新理念,加快广播影视、移动多媒体、文化旅游等创意文化领域发展,加速激发老城新活力,打造地方新名片。

(五)培育高端制造业设计人才。建立设计服务人才培养机制。将设计服务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选拔范围,探索建立设计服务人才评价、培养、激励、流动机制,并给予相关政策支持。支持高校增设设计服务业相关专业,鼓励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合肥学院、中电科38所等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搭建产学研平台,并与设计服务业企业合作建立人才培训基地。鼓励各类设计人员参加安徽省工业设计专业职称申报,建立健全设计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多样化设计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多层次、多途径、多元化的人才体系建设,引进、培育一批工程师、设计师复合型设计人才。鼓励企业引进高级服务设计、专业设计人才(外籍专家)来合肥工作。支持中国(合肥)工业设计城等园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探索多样化的设计研发人才培养模式。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注重政策引领、强化统筹协调,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为工业设计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建立市县(市、区)联动机制,形成推动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合力。

(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统筹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工业设计产业发展,鼓励各县(市)区、开发区配套支持。

(三)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用于服务设计、工业设计且符合税收优惠条件的研发费用,可享受企业所得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支持工业设计企业参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并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工业设计企业提供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收入,以及设计产品和设计服务出口,可按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四)拓宽投资融资渠道。拓宽发展工业设计融资渠道,探索设立工业设计专项风险投资基金,鼓励国内外风险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天使基金等机构投资工业设计企业,引导社会资金发展工业设计。鼓励担保机构、银行拓宽工业设计企业的抵质押品范围,加强信贷和担保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工业设计企业发行债券或融资上市。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完善工业设计知识产权交易和社会服务体系,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手段,支持建立工业设计知识产权专利保护数据库,推广工业设计数字作品备案,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专利申请和著作权登记,鼓励在产品或包装上标注设计机构或设计者名称,保护工业设计创新成果和设计师权益。

(六)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准确解读相关政策,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和平台,广泛宣传设计领域优秀成果、赛事活动、重点企业和领军人才。支持举办国内外大型工业设计展、设计周、设计论坛、设计赛事、设计人才招聘会等工业设计重点活动,不断扩大设计创新的社会影响,营造全社会重视设计、推动设计发展的良好氛围。

本实施意见由市经信局负责解释,具体实施细则另行制定,意见中有关政策与市其他财政政策不重复享受。意见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三年。


(转自合肥市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