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设计服务,助推精准扶贫

来源:  时间:2020-05-25


自1986年我国开始进行大规模扶贫以来,至今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依然是如何消除贫困。在实施精准扶贫理念与帮扶对象的全面行动计划中,如何有效依托设计扶贫方略、确保扶贫延续和引导自主脱贫三个维度,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精准扶贫路径,值得进行系统思考与分析。


综合数据分析 设计扶贫方略

在大数据背景下建立综合分析数据库。根据数据库资料,搭建设计扶贫对接服务平台,组织开展设计扶贫帮扶对接项目。统合设计类院校、设计师和设计企业等各类设计资源,针对贫困地区设计需求提供业务分析、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信息咨询、招商引智等服务;以提升贫困地区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为导向,实现包括业务帮扶、技术资金扶贫、信息成果扶贫等设计帮扶指标。在当前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的背景下,利用大数据的精准扶贫模式势在必行。

在大数据背景下,同时实施精准扶贫的设计与应用,能够有效提升识别贫困的精准化。通过大数据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优势,从而匹配贫困自然资源环境与旅游扶贫、贫困村落产业现状与产品扶贫、贫困人口生活条件与帮扶对象三个扶贫项目。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第一,贫困地区旅游扶贫项目。通过建立大数据信息化管理系统,基于旅游的精准扶贫以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为基本内容,需要开发交通、水电、通信、餐饮等旅游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用旅游扶贫带动一区一村周边产业,真正实现旅游精准扶贫。

第二,贫困地区产品扶贫项目。挖掘不同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实施千村千品设计促进计划,并面向贫困地区提供产品设计与开发方案、材料与工艺制作、产品包装与营销策略的设计需求信息库,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扶贫路径。

第三,贫困地区人口扶贫项目。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中,将大数据介入贫困人口扶贫项目,需获取相应的参考指标来识别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分布情况。依据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获取贫困户和每户人员的具体信息后,依照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比例等因素对贫困状态指标进行测定,从而获取导致贫困的各项因素,并针对不同贫困程度提出相应的扶贫方案和措施。


搭建互助平台 确保扶贫延续

在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视角下的可持续设计,在不损害设计行为和方式的生态平衡理念下,以再生和可循环利用设计为前提,将设计产品在使用过后拆卸,选取可再利用的部件重新投入设计或制造过程中,与绿色设计、生态设计、低碳设计等设计理念相契合。因此,将可持续设计理念有效介入设计扶贫策略,通过分析市场性设计和社会性设计的贫困问题,来完善 “设计扶贫”的全面可持续设计发展之路。

着重以提升贫困地区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为导向的市场性设计扶贫策略,应注重引导与发展贫困地区工业企业和工业设计,为贫困地区工业企业相关人员提供设计知识普及培训的同时,积极动员高校设计专业师生,搭建与贫困地区企业设计师开展设计互助行动平台。立足地方经济支柱产业,通过校企合作,提升企业的设计能力与设计水平,培育一批具有发展新动能的设计脱贫标杆企业,充分发挥企业特色和典型示范作用。

以满足人类“社会性需求”为目标的社会性设计,要以可持续性设计作为改善社会贫困的策略导向。倡导以可持续性设计帮助贫困区域改善其社会经济与生存环境,需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在兼顾贫困地区社会资源有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开发贫困地区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工艺产品和土特产食品,满足地方生态特色和小批量生产的双重要求,最终为贫困区域的经济增长作出积极贡献。第二,加快经济增长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的同时,需要解决底层群体的基本需求和弱势群体的社会需求问题。这种社会性设计实质上是将设计师的伦理道德和设计责任与社会贫困现象相关联。因此,将设计扶贫的切入点从“人的需求”上升到了“社会性需求”层面,强调关注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社会责任设计,满足现实生活中社会群体的生存需求和人类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需求,真正实现社会性设计介入设计精准脱贫目标。


完善设计教育 引导自主脱贫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扶智”与“扶志”的根本手段是教育。在设计教育背景下坚持设计教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贫困地区为重点,以设计教育平台为主攻方向,充分调动设计协会、设计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协同协作,将设计教育介入设计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为此,首先由设计协会牵头,通过设计企业直接接洽,鼓励设计企业、设计师与贫困地区企业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设计活动,引导贫困企业应对产品设计方案提升、产品营销渠道全方位的市场变化,实现互利共赢。其次,科研机构将设计教育纳入设计扶贫科研项目目录中,集思广益以扶智带动脱贫。最后,高等院校可在课改项目、课堂教学和专业实践等方面进行产学研对接服务平台,运用高校独有的设计专业扶贫机制,组织、开展、宣传设计教育与扶贫对接,针对贫困地区企业现状进行调研,找到设计教育扶贫问题的关键。这一方面能引导贫困地区设计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扶贫策略;另一方面又能通过高校扶贫机制,锻炼学生设计实践能力,进一步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和创业模式。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设计精准扶贫所延伸出的设计服务问题来看,应构建设计服务与设计教育相互融合的桥梁,以设计服务社会为目标。在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和生产关系变化的当代,展望设计未来发展,应把握好设计服务与设计教育两个方向。

要做好中国设计,一方面需了解中国社会发展现状,将设计服务融入当今的设计需求以及中国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中,将中国文化与设计文化相契合,提升生活美学与设计美学中产品设计的美学品质。另一方面,在全球境遇下探讨从中国文化到设计价值的内在关系,从设计匠人、设计艺人、设计哲人到设计态度、设计价值、设计立场等系列设计问题,将设计领域中所关注的设计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梳理、分析和总结,以设计研究理论成果指导设计产品实践创新,真正体现“术学并重”。

围绕未来中国特色设计教育发展之路,设计教育发展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提出设计教育新目标,推动我国经济、环境、社会、科技等多领域的全面发展。二是探索设计教育新战略,提出现代设计教育研究和建设的路径,构建全方位设计学科体系的立体框架。根据行业与市场需求将设计院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进行模块化分层,整合各院校学科资源优势,建立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市场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战略。三是实现设计教育新价值。将设计教育与设计服务相结合,发挥设计教育在科研、就业、生活等方面的作用,实现设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倡导中国设计和设计教育协同协作,共同引领中国设计的未来发展之路。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孟少妮,单位: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